換一個角度來了解台灣,從社會生活,人文感受,來了解台灣,會有很接地氣的感覺。流行歌,就是反映民心民氣很重要的一環。
像一句藏在心裡很久的話被說出來了,葉啟田的〈愛拼才會贏〉在1988年剛一發片,就唱遍了大街小巷。這一年,24歲的林強終於在台北的木船民歌西餐廳參加歌唱決賽,他唱了一首自己做的台語歌《茫.惘.夢》,沒得獎;兩年後他發行唱片《向前行》,也紅遍大街小巷。
這兩首歌,構成了解嚴後台灣的社會心理的寫照。
1988年,葉啟田推出《愛拼才會贏》,在蔣經國過世,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氛圍裡,它迅速成為民間人人朗朗上口的國民之歌。而當時台灣正流行卡拉OK,幾乎每一家的點唱率都是第一名。
《愛拼才會贏》不僅在台灣走紅,還被改編成粵語、潮州語、客家語、上海話等各種版本。後來還有泰語、馬來語版,甚至美國、英國等地,只要華人所在,幾乎無人不會唱。大陸在1990年代,經濟發展的大潮中,民間充滿奮鬥進取的打拼精神,這首歌也非常受到歡迎。
歌詞:「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好運歹運,總嘛要照起工來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它彷彿成了奮鬥進取、打拼努力一定會成功的勵志之歌。
這也正是1988年解嚴後台灣的寫照。所有的禁忌都解除了,每個周末,台北都有示威遊行,有時聲勢浩大,有時只有幾十個人,人人都拼著要發聲。經濟上的許多國營特許事業也已解除限制,民間得以經營,如北中南的長途遊覽車行。人們在自由發聲,互相競爭的環境下,充滿樂觀打拼的進取精神。
1993年,幾十年從事西洋音樂傳播的余光,以一億五千萬的天價,簽下麥可.傑克遜的「戰慄之旅」台北演唱會。九月,麥可在伊麗莎白泰勒等巨星的陪同下,抵達台灣。他的規模之盛大,隨行人員之多,演唱設備之現代、乃至於節目安排之緊湊精彩,都是台灣未曾有過的。
台灣消費社會時代來臨了!
--
音樂使用
Snowflakes by Agnese Valmaggia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01-snowflakes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想要了解更多的故事,請看楊渡著《有溫度的台灣史》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xo5oh1e309r0925hp6hr1bb/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