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EP176 新台幣與土地改革

台灣故事館
台灣故事館
Episode • Sep 7, 2023 • 18m

一個小小的島嶼,面對不斷增加的上百萬人口,那是什麼狀態?他們要住那裡?要食物那裡來?吃喝拉撒睡,飲水供應與健康,一切都是問題。更何況這些人都是戰場上歷經死亡幽谷的倖存者,他們如何安身立命,可是一個巨大的社會與心理工程。
更何況,此時台灣已如風雨飄搖中的一葉小舟。經濟蕭條、台幣狂貶、青年失業、農村凋敝、社會治安雖然遠比戰亂的大陸好一些,但如果不緊急整頓,台灣內部也有革命的暗潮,特別是二二八之後的讀書會及學生運動,正在與大陸的反內戰、反飢餓運動合流,要崩潰也是一夕間的事。
作為台灣省主席,陳誠一邊安頓驟然來臨的大遷徒人潮,使軍隊有去處,使公務員、知識份子有尋找工作的去處,但更危險的是台灣要治理好,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為避免撤退帶來大混亂,陳誠對來台人員進行資格管制,同時撤退來台軍隊在港口一下船,立即解除武裝,武器全部上交,避免內亂。但更澈底的是在1949年5月20日,開始實施戒嚴令,禁止集會、結社、遊行、請願;限制言論、講學、出版、新聞自由;禁止罷市、罷工、罷課等。這一戒嚴令,隨著國民政府遷台,更澈底執行,直到1987年蔣經國宣佈解除戒嚴、解除黨禁報禁,才宣告結束。它破記錄的創下世界上實施最久的戒嚴令:38年,。
1949年,隨著大陸金圓券的失敗,台灣要籌募大量內戰軍費,也只能加大印製台幣,向民間徵購米、布、糖、鹽等,以支應戰爭的需要,台幣跟著通貨膨脹而加速貶值。到了1949年中,台幣已在崩潰邊緣。
用數字看更清楚。1946年,台灣發行的台幣有53億元。到1949年6月14日,幣制改革前夕,發行的台幣有5270億元;增加了一百倍,台幣的鈔票都發行到了一萬元的票面價值。而物價指數,1949年的物價是1945年的7000倍。不要說民間薪水無法支應,軍公教活不下去,尋常做生意的人,都不知道怎麼活?
經濟百業蕭條,社會失業無序,民眾無法生存,如果誰來呼號一聲革命,台灣的崩潰還會遠嗎?
為了避免共產黨革命之火的漫延,對陳誠來講,唯有兩件事最重大:第一,避免重蹈金圓券的覆轍,必須進行幣制改革,推動新台幣。第二,避免台灣重蹈大陸農民革命的覆轍,必須土地改革,才能安定農民。


--
音樂使用
Snowflakes by Agnese Valmaggia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01-snowflakes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想要了解更多的故事,請看楊渡著《有溫度的台灣史》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witch to the Fountain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