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说,这是全球化的年代,所以英语很重要。这个现象背后隐含的事实是,今天的全球化进程基本上是由西方国家主导的,而西方国家中,实力最强盛的又是盎格鲁一撒克逊体系,也即英美传统。这个传统基本上定义了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全球化——麦当劳+好莱坞。
刘慈欣早年有一篇小说《西洋》,其中假设了一个平行历史——由郑和下西洋引发了地理大发现,随后引发了中国对世界的殖民扩张。放在今天,这部小说也许会引发广泛批评,认为这是不合时宜的民族主义情绪,是民粹思维的表现。但它背后蕴含着某种本质性的历史追问:全球化是否有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
历史学家给出的答案是,这是有可能的,而且历史上就曾经有另外一种全球化的样子。这段特殊的全球化历史发生于13世纪,全球化史学派将其称之为“13世纪世界体系"。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研究员、《技术与文明》的作者张笑宇老师,聊一聊在这场在13世纪达到高峰却没有引发殖民战争的全球化,聊一聊蒙古帝国和明帝国的远东政策如何影响了万里之外的欧洲进程。重新回顾过去历次全球化的兴起与衰落,也对我们如何认识当下的全球化、如何理解世界秩序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张笑宇(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研究员)
【收听指南】
02:50 当时的全球化不是只有一个文明主导,而是多个文明共同参与。
06:11 蒙古帝国不是全球化的终结,而是全球化的巅峰。
09:40 股份制度雏形与全球标准缔造
15:59 人类学研究:分崩离析的教训还是主动放弃的智慧?
18:33 在18世纪以前,全球的统治者都不懂财政、赚钱、经商,只有商人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