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施展老师的朋友会知道,施展老师去年做了太行山以及河西走廊的考察调研。那么为什么要考察走廊呢?实际上这和思考“何谓中国”的问题有着莫大的关系。
所谓“中国”并不是一个一元实体,而是一个由多个板块构成的体系。这些板块的边缘就是走廊或者说“过渡地带”。通常历史上的统一帝国的统治秩序都会诞生于这些过渡地带。
除了思考宏观问题,走廊考察还可以给人很多不同的生命体验。在极度贫瘠的环境里,生命与自然的对抗会以最激烈的形式展现出来。在西北,生命虽然表现为一种沉静和克制的状态,但反而能最容易被识别到。
在本期播客中,施展老师会从其自身的思考和感受,来谈一谈走廊研究在这个时代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枢纽:3000年的中国》、《溢出:中国制造未来史》作者,得到APP《中国史纲50讲》、《国际政治学40讲》、《中国制造报告》主理人)
【精彩内容】
1.学者旅行中会看到哪些不一样的信息呢?
2.如何理解这条大走廊的历史重要性?
3.陌生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这也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更别提那些边远地区。
【收听指南】
3:20 中华文化本身是应该很丰富很多彩的,它不能只有中原,不能只有汉族的这一脉。
4:10 因为陌生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这是一个陌生人社会。
7:00 有各种各样的多文化、文明的东西在这,然后生活在清朝的北京城的普通人,并没有感觉这些是很奇怪的事情。
11:50 所以古代的中国,天然的就是一个多元的结构,如果我们在960万平方公里这个背景下来说事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