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我们还可以如何想象家庭、教育和未来的可能性?以此为原点,我们在这个国庆假期策划推出了教育特辑。在第一期的节目中,嘉宾刘擎老师向我们梳理了传统教育观念的三大误区,指出在培养语言、逻辑和美学等基础能力之外,家长最应该做的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热爱,同时陪伴孩子共同成长,他也在最后分享了自己作为父亲,平时如何与儿子共度亲子时光。
本期节目是《长大的游戏》第二期,我们请到了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大观学者——李筠老师。李筠老师前不久和女儿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读起了西方哲学最经典的著作之一《理想国》。在本期播客中,李筠老师将和我们分享他和女儿共读过程中的点滴趣事,和女儿的日常对话,以及他给父母和孩子们的阅读建议。
【本期对谈】
主播:大志(大观天下志编辑部)
嘉宾:李筠(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收听指南】
01:49 为什么是《理想国》?
05:50 理解规则、适应规则,实际上就是一个孩子社会化的过程。
07:08 尽量把你和孩子之间的对话拉长,回合越多越好。
12:37 要主动观测她的学习能力到了什么程度,要适当地给她提高难度。
16:59 背书从来都不是目的,思路的提炼才是重要的。
19:23 如果回答不了一些问题的话,你就给她一个你自己认为靠谱的选择。
21:04 读完《理想国》之后的小节目:每天念一章但丁的《神曲》
24:31 你跟孩子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找到适合她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