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尚未上任,却已险些让国会避免政府跌入财政悬崖不得不关门停摆的拨款法案破产。周末版法国«世界报»特别在头版头条聚焦亿万富豪伊隆-马斯克在特朗普身边的角色。此外,德国圣诞集市驾车袭击案、阿萨德政权垮台后的叙利亚局势、加沙走廊严峻的人道救援形势、法国总统对吉布提的访问、法国海外省马约特特大风灾之后的救灾形势、对杀害法国中学教师Samuel Paty嫌犯的审理和判决等等都是该报特别关注的话题。关于中国,巴黎政治学院社会学教授让-路易 罗卡(Jean-Louis Rocca)发表文章,回顾不久前河南郑州大学生夜骑行动,透视中国年轻人社会心态的变迁。
新一代中国年轻人拒绝为集体而牺牲自我
今年6月,郑州大学生夜骑数十公里仅为去开封品尝当地小吃的体验迅速带起一波颇有规模的年轻人夜骑行动。至11月9日时,参与以共享单车夜骑出游行动者人数已经多达十万人。让-路易-罗卡写道,夜骑行动之所以能一呼百应不仅得益于社交媒体的力量,而且也一度得到开封旅游部门、各大高校以及官方媒体的支持。但是11月9日夜骑行动达到的高潮之后,当局的态度骤然转变,夜骑行动被禁止,各大学开始禁止学生出校,两家运营公司也暂停了单车共享行动。文章作者不认为中国当局叫停夜骑行动并不是一种镇压行为,因为即使是在民主国家,也不难想象有关当局会针对如此规模的行动采取一些措施。叫停夜骑更是因为民间舆论出现反转。夜骑行动初期引发的网络热议随后因由此给交通带来的影响而在网络上引发一波广泛的不满评论,一方面共享单车系统陷入混乱,郑州街头已经无车可租,另一方面,开封也有人抱怨大批人潮涌入。网络上,赞扬年轻人活力的人与担心疫情封控噩梦重演者激烈争辩。
这篇文章的作者首先从中看到了社交媒体作用的矛盾。一方面,尽管有言论把控,但社交媒体仍然成为民意表达的重要平台。有些事件几小时内就可以引发网络热议,公共政策有时也会在此受到非常严厉的批评。但另一方面,这些平台也变成了政府的治理方式。在不涉及有重要影响的话题时,有关部门可以借此回应舆论的期待。但夜骑行动的另一个看点是它的规模。它由少数大学生的想法开始,却体现出青年一代的社会创意,展示出“抓住青春”、“青春无价”等口号所代表的一种生活方式。文章写道,夜骑行动没有明确的政治意图。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