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EP209 破天荒!總統府前的抗議

台灣故事館
台灣故事館
Episode • Dec 31, 2023 • 20m

任何社會運動的崛起,最重要的是組織,其次是宣傳。鹿港反杜邦運動的核心者是李棟樑。他家裡真的像歌聲裡唱的,開了一家「賣著香火的小雜貨店」,生性豁達,有包容的胸襟,更有承擔風險和壓力的勇氣。當時南區警備總部的人天天來監視,有活動的時候,更直接派車跟監,一路毫不避諱的尾隨,就是要形成壓力。李棟樑一肩承擔下來。
反杜邦的組織也正如歌聲裡唱的,是「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也就是鹿港天后宮的信徒。他們都是鹿港退休的老師、公教人員、農民、漁民,願意無條件的「為子孫留一塊淨土」付出。他們有的是時間,可以陪著李棟樑四處陳情抗議。對情治單位的壓力,老人家反而顯得毫不在乎。
我還記得有一次鹿港舉行大遊行,宣傳車上有麥克風在演講,李棟樑帶著人走上街頭。但在街道的另一端,警備總部所動員保安大隊已有數百人出動,形成一條圍堵線,不讓群眾通過。
鼓聲慢慢接近,警察也跟著緊張起來。李棟樑走在前方,警察把他堵上了。此時有幾個老人家走上前來,一個老人對著一個年輕的警察說:「咦?你不是誰家的孩子嗎?」
那年輕警察一下愣住了,很有禮貌的招呼說:「阿伯!」
「啊,你不要擋著啦。」阿伯笑著說。就去拉開年輕警察的手。那警察沒有抵擋,一鬆手,整個遊行的隊伍有了一個缺口,就這樣走過去了。整個遊行就這樣的進行下去。
那場面看起來沒任何衝突,非常平和,老人家們也不會給情治單位任何壓力感,遊行的隊伍歡歡喜喜的走在街上,喊著「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愛鹿港,不要杜邦」的口號。鹿港子弟站在鎮暴警察中間,面露微笑,也沒有衝突的疑慮。
可是,這一場平和的遊行,卻是美麗島事件後,第一次民眾走上街頭的大遊行。它不是政治性的群眾運動,也沒有激情行動,卻成為突破政治禁忌的最厲害的行動。
誰會想到,那些「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竟是突破歷史禁忌的人!
 
1986年12月13日,李棟樑帶著鹿港的三百多個民眾,分乘多輛遊覽車北上,他告訴地方的警備總部,要到台北觀光。情治單位不放心,派了兩輛車尾隨監視。李棟樑在半路上打電話給在台北的我,電話中只說:「你幾點到台北中正紀念堂會合。我們會去那裡。」他的電話當然被監聽,什麼也不多說。
我依約到達了。只見三百多個老人家、鄉親下了車,快快樂樂合照留念。隨後,人們很自然的走到北一女中旁邊的公園裡,這裡幾個那裡幾個,拍照留念。合影夠了,最後,人們走到總統府前,以那老建築為背景,準備開始拍照。
等到隊伍都排好了,準備合照的前一刻,李棟樑一聲令下:「把我們的標語拿出來。」所有人,從衣服的內裡,抽出一張黑底白字、一尺見方的紙,下面只寫著一個「怨」字。人們把紙舉高,一起安靜的站著。
總統府前的警衛嚇壞了。這不是觀光客,這是來總統府抗議陳情。在戒嚴時代,誰敢去碰蔣經國的虎鬚呢?這樣行動,突破所有禁忌,早已觸犯了紅線。
總統府馬上人出來處理。李棟樑很有禮貌的說:「我們很平和,很理性,我們只是想來表達我們愛鹿港,不要污染公害到鹿港來的決心。」他們接受李棟樑的陳情書,只要求他們儘快散去,不可以在這裡停留,就平和的離開了。
李棟樑請鄉親把地上的菸蒂垃圾收拾乾淨,不能留下任何污染,就安安靜靜離開。走之前他只說:「我一定要平平安安把你們都帶回家。」
這一次突擊行動,對當局形成震撼。他們可能沒料到,鹿港反杜邦的決心如此強烈,不惜觸犯禁忌,上升到如此高的層次。而鹿港老人家的訴求,讓他們無法抹黑,難以抗拒。
四個月後,1987年3月12日,美國杜邦公司宣佈:放棄在鹿港設廠。
 
--
 
音樂使用
Snowflakes by Agnese Valmaggia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01-snowflakes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想要了解更多的故事,請看楊渡著《有溫度的台灣史》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xo5oh1e309r0925hp6hr1b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witch to the Fountain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