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1784年9月30日,康德在哥尼斯堡给了启蒙运动一个清晰有力的描述:“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 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过去的一个月,李泽厚先生和左方先生相继离世,一位曾是启蒙几代学人的哲学家,去国怀乡,甘作落基山下的寂寞先知;一位曾是颠扑不破的体制内报人,鼎故革新,塑造了中国媒体界的标杆《南方周末》。追悼文章中又见八十年代风采,在那个被赋予文化启蒙光环的时空里,大多故人往事已经淡出当今年轻人的视野。八十年代到如今的中国发生了什么?历史动因何在?曾经叛逆的思想如何成为一代人的主流?诗歌热、哲学热、国学热、寻根热之后为何是“一切向钱看”的文化真空?创作者在混乱中的沉默为什么也是重要的表达?互联网是如何“高开低走”,塑造了如今这个意识形态部落化的舆论场?断裂早已发生,但理解尚未完成,而八十年代的文化记忆已然谢幕。
本期嘉宾是青年历史研究者白清扬,他是书斋中的沉思者,也是互联网上的行动者。出于家庭的影响和感性的自觉,他炙热而纯真地在历史研究和公共写作间维持平衡。节目中谈起一代人的历史记忆,我们终于意识到,众声喧嚣不仅要归咎于体验的分殊,还是和社交网络的媒介环境相互塑造的。我们也终于领悟,启蒙的奥义并非被动地接受,而是主体性觉醒后的自我探索。
如果说真实的历史是没有回归曲线的“星辰”,那重塑想象共同体叙事的努力如何不陷入虚无。这是我们的困惑,亦是我们的动力。行动的启蒙者,去寻找新的语言吧!
【嘉宾】
白清扬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历史学研究生
公众号“月亮纵队”主理人
【您可能会听到】
#05:31 月亮纵队:新时代写作共同体
#11:24 年轻人何时登场?何种方式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