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4 | 爱国是一种需要养成的能力:若赞美不真诚,则批评无意义
爱国,是一种朴素的情感,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更是一种需要养成的能力。但在当下的社交网络环境中,爱国成了姿态,成了符号,甚至成了生意。新冠疫情使中国的国家形象又遇到了新挑战,如何才能头脑清醒、姿态优雅地爱国,成了这代人的必修课。
本期嘉宾是一位思考这一问题多年的斜杠青年,不仅博闻广识,而且唠嗑能力满格。从一个80后北京人对意识形态的反思出发,我们一起检视塑造家国情感的的国际局势、公共舆论、技术环境、人口结构。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理所应当。但也要意识到,若不能真诚地感受,也就无法理解得批评。
本期嘉宾
封楚宁,北京人,80后,撰稿人
求学于中美,供职于公益基金会
兴趣广泛,文理兼通
你可能会听到
#北京大院孩子对美国态度的转变
#崇美之前是崇日
#2008年是国家形象认知的转折点
#西藏问题暴露的西方偏见
#意识对少数民族的忽视
#小粉红的真实比例其实并不高